
地質工作要出成績,需要不斷學習,尤其是在實踐中的學習與鍛煉。為了不斷提高全員的業務素質,提升工作質量,大隊一方面出臺相關培訓措施為人才成長提供學習機會,一方面要求各單位各項目因地制宜組織開展好崗前培訓、“師傅帶徒弟”和自學等多種內部培訓學習工作。
商州牧護關項目是今年大隊承擔的省第三批基金項目,按照項目實施規劃,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完成32平方公里1:2.5萬土壤測量取樣工作。工作時間緊、任務重,技術人員經驗、工作能力參差不齊。為了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完成取樣任務,項目負責陳希民同志利用晚上加班加點,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野外工作經驗進行歸納總結,寫出了《野外地質勘查中地質觀察及物、化探工作注意事項》,準備在適當的時間對技術人員進行一次業務培訓。5月31日,一場中雨過后,山路泥濘,無法跑線取樣,陳希民利用這個時間向大家傳授野外實際工作技巧,給項目部同志進行了近2個小時的業務培訓。年輕的技術員非常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,大家聚精會神聽講,專心致志做筆記,不時和老師探討地質找礦的工作奧妙,反復地體會野外地質工作的 “三勤”、礦產勘查野外地質觀察描述的內容……為使培訓取得實效,講解結束后還進行了培訓測試,所有人員成績均優秀,達到了培訓的預期效果。
抓住生產間隙對職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,做到了生產學習兩促進,不僅提高了項目人員的專業水平,還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了基礎,體現的是老地質工作者對年青一代地質人的關心和愛護,是地質人“傳幫帶”精神的弘揚,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具有重要意義。